普通孵化场攻略

  在养殖行业中,孵化场作为蛋鸡养殖的重要环节,其运营效率和孵化质量直接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。以下是一份关于普通孵化场的详细攻略,旨在帮助养殖户提高孵化率,降低成本。

  一、孵化场选址与建设

  1. 选址原则

  孵化场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:

  (1)交通便利,便于运输;

  (2)远离居民区,减少噪音和气味干扰;

  (3)水源充足,水质良好;

  (4)地形平坦,便于施工和排水。

  2. 建设要求

  孵化场建设主要包括以下部分:

  (1)孵化室:用于存放孵化机,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;

  (2)孵化机:选择合适的孵化机,确保孵化效果;

  (3)孵化盘:用于放置鸡蛋,方便翻蛋和检查;

  (4)消毒设施:包括消毒室、消毒池等,确保孵化环境清洁;

  (5)通风系统:保证孵化室内空气质量;

  (6)供电系统:确保孵化场正常供电。

  二、孵化前的准备工作

  1. 鸡蛋选择

  选择新鲜、质量优良的鸡蛋进行孵化。鸡蛋应来自健康的鸡群,无破损、无裂缝,蛋黄饱满。

  2. 鸡蛋消毒

  对鸡蛋进行消毒,常用消毒剂有新洁尔灭、甲醛等。消毒过程中注意不要使鸡蛋表面温度过高,以免影响孵化率。

  3. 鸡蛋储存

  鸡蛋在孵化前应储存在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地方,避免阳光直射。储存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不超过7天。

  4. 翻蛋与温差

  孵化前要对鸡蛋进行翻蛋,每天翻蛋3-4次,以防止蛋黄与蛋壳膜粘连。同时,注意孵化室内温差,保持在0.5℃以内。

  三、孵化过程中的管理

  1. 温度控制

  孵化初期温度应保持在37.5-38.5℃,随着胚胎发育,温度逐渐降低,至出雏前温度保持在32-34℃。

  2. 湿度控制

  孵化初期湿度保持在65-70%,中期保持在60-65%,后期保持在55-60%。

  3. 通风换气

  孵化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,同时防止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积聚。一般每2小时通风换气一次。

  4. 翻蛋与照蛋

  孵化过程中要定期翻蛋,一般每2小时翻蛋一次。同时,根据孵化机照蛋功能,定期检查胚胎发育情况。

  5. 异常情况处理

  孵化过程中,如发现胚胎死亡、畸形等现象,应及时淘汰。同时,注意观察孵化机运行情况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。

  四、出雏后的管理

  1. 雏鸡收集

  出雏后,及时收集雏鸡,避免受凉和拥挤。

  2. 雏鸡消毒

  对雏鸡进行消毒,常用消毒剂有碘酊、高锰酸钾等。

  3. 雏鸡育雏

  将雏鸡放入育雏室,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,注意通风换气。

  4. 雏鸡喂养

  根据雏鸡生长阶段,选择合适的饲料,确保营养均衡。

  通过以上攻略,相信养殖户能够提高孵化场的运营效率和孵化质量,降低成本,从而在蛋鸡养殖行业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。

  • 声明:本文由淘客78游戏攻略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!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@qq.com